“光,让文物活起来”2018年国际古迹遗址日科普活动在西安光机所举办

发布时间:2018-04-18  |  来源:  |  【      】  |  【打印】 【关闭

  418,为纪念国际古迹遗址日,丰富社会大众的文化生活,学习了解人类文明的遗产,西安光机所携手中国光学工程学会、陕西历史博物馆发起“光,让文物活起来”——2018年国际古迹遗址日科普活动,为社会大众举办了一场科技与历史相融的科普大会。 

  西安光机所副所长、中国光学工程学会副秘书长谢小平陕西壁画保护修复研究基地常务副主任、陕西历史博物馆研究馆员晏新志,陕西历史博物馆壁画基地办公室主任杨文宗、党政办公室副主任梁洁、志愿者服务中心主任刘娟及陕西师范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安邮电大学的学生共150余人参加了本次活动。 

  首先,谢小平和晏新志分别致辞,对本次活动的举行表示肯定。 

  随后,作了《光谱成像技术在文物保护中的应用》报告,他讲到,“光谱成像技术在文字信息增强、隐藏信息提取、底稿线提取、颜料分析等方面有独特的优势。将光谱成像技术用于书画文物的保护,不仅能够深度了解文物病害程度为绘画工艺研究提供帮助更重要的是能够为书画文物的保护修复材料选择和修复效果评估提供参考使保护修复更加全面和科学化同时能缩短病害调查和科学分析的时间加快保护修复工作的进度。” 他的报告为大家科普了光谱成像技术的概念与基本原理。 

  杨文宗作了《唐代墓葬壁画的修护保护》的报告,他表示,陕历博现有壁画修复室面积800余平方米,配备有先进的壁画保护修复设备、工具及环境控制系统。壁画实验室面积500余平米,现已配备超景深显微镜、多光谱系统、X射线荧光分析仪、分光光度计、激光清洗机、激光拉曼分析仪、离子色谱分析仪等多台高科技仪器设备,能够满足壁画的科学分析检测工作。 

  活动中,陕西省历史博物馆的志愿者还带来了唐代的舞蹈、讲解并演示唐代妆容的不同画法,带观众体验了瓦当拓片的制作过程,大唐文化的博大精受到现场观众的高度关注。 

    据了解,为了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拓展光谱技术应用,陕西历史博物馆与中国科学院西安光机所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将前沿光学技术应用于文物保护,提升我国古代壁画的保护研究水平。(科技与管理部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