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图
威海,位于我国山东半岛最东端,是上世纪80年代第一批沿海开放城市,现在的威海已成为著名的滨海旅游城市。1990年,中科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独资创建了威海光电子基地,成为首批进驻威海高新区的科研机构。注册资金1000万元,占地20余亩,自建工作用房6000平方米,内含百级净化室、纯净水和废水处理车间、图像增强器生产线、产品检验、机加工车间、独立供暖系统等。
调研和立项
1989年下半年,时任所领导班子在考察了山东龙口、青岛、烟台和威海等地后,综合各方面情况,最终选定在威海建立光电子技术中试基地。1990年初,西安光机所原党委书记姜长贵带领科研人员龚汉城和张济康赴威海调研,受到威海市政府和市科委的热情接待。时任科委主任的张璞同志更是全程陪同。据介绍威海市1989年的总产值就超过100亿。良好的地理环境和市政府对高新技术的大力支持,为尽快将所内的科研成果推广出去,所党委根据我们的调研报告,很快批准尽快筹建威海光电子基地。
一天我被叫到侯洵所长的办公室,他通知我,经所党委的研究,推荐我去参加威海光电子基地的任务,主要是生产线的布局设计。由于我此前在所内接触过实验室设计及超净室设计,自以为能胜任,便愉快地接受了下来。不久,以姜书记为首的基地筹建小组,包括胡寒萍、王淑芬、郭云霞、赵建文、李应武、李志刚、吕司机和我共八人先后赴威海。姜书记是地道的威海人,他常给我们谈及当年在山东干革命的艰苦斗争故事,使我们受到革命的传统教育而干劲十足。我们决心向老革命学习,尽快建好基地。
住小院艰苦创业
初到威海我们一行八人住在一农家小院里。设计、采购、会计、出纳等各司其职。首要的任务是建厂房。我必须根据征地的十亩地,规划出厂区布局图。经所领导批准后,交给威海建筑设计院,设计者宋仁强(毕业于山东美术学院)先拿出建筑草图。多次写修改后成为正式图纸,并经所领导批准后,再把正式设计图给我绘制工艺图。由于农家小院里没有工作台,我只能在宿舍将自己的被盖卷起,在门板上趴着完成工艺图的绘制。工艺图的绘制有点烦琐但必须准确。要求在生产线的每个房间里,绘出主要设备平面布局。标出用电量大小,各种工业气体如氢、氧、氮及上下水的具体位置。整个生产线的纯净水和废水处理系统还有特殊的要求。
当时我们还没有自己的食堂,除非到隔壁的高创中心食堂用餐。我们决定自开小灶,以王淑芬和郭云霞两位女同志为主,其他人均可上手展示厨艺。我们没有固定的采购,每人想吃啥就买啥并自己动手。我们一致觉得姜书记包的饺子最好吃。胡寒萍老师炒的菜,刀工精细味美。我们采取AA制,每月伙食账就贴在大门上,记得清清楚楚。多年以后,我们回忆当年的生活,仍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一家之长就是我们尊敬的姜书记。
文中所有速写均为作者当年现场写生。
基地人员暂住地小院(威海青工李强家 1991.9.23)
盖厂房轰轰烈烈
设计图被所领导批准,并报请威海有关部门正式批准后,便选定了施工队。厂房的主楼开始动工。我则要尽快拿出超净车间和水处理系统的要求图并联系生产厂家。当我因事离开威海后,则由所里擅长基建的马清波老师承担。
建设中的基地主厂房(1991.9.23)
已竣工的基地主厂房(1992.8.30)
建设中的基地宿舍楼(1991.9.23)
招青工后继有人
基地委托赵宝升和我在威海招了几名青工。其中有李强、于雪莲、倪军红、李科等,如今都是业务骨干了。与此同时,光机所也招了大批职工子弟。所里将威海青工接到西安与本所青工合并,随即开办了文化和专业技术培训班,何思秦任班长。所里指定了多名专业教员,为青工讲课。这为青工走上正式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回到威海后,我们继续对青工进行专业培训。主讲人为赵宝升研究员。主要是电真空器件和材料,包括像增强器结构和部件的制作工艺。培训中包括了每项工种安全生产的严格要求。
朱功夫、张济康、赵宝升、刘秀琴和威海基地部分青工合影(摄影胡宝文1993)
照片里的青工为倪军红、于雪莲、赵养社、杜延平、张鹤松、陈华栋、孙世连、田亮、蕉健和李强(摄影胡宝文1993)
进设备愚公移山
主体厂房完工,经验收合格后则是门窗和地板的装修。超净室和洁净车间、纯净水车间的安装由天津某净化设备公司和纯净水制造公司承担。但实验室的真空设备如镀膜机,排气台及机床等则需自己安装。当时并没有专业的吊装设备。此时,从所内来了各工种的师傅。全基地达数十人。在侯洵院士和姜长贵书记全程指挥下,全体职工硬是肩扛手推,以愚公移山的精神,使设备全部安装到位。
办讲座活跃生活
当仪器设备安装到位后,从所内调来的老师傅开始了对青工的技术培训。主讲人为赵宝升研究员。一次我偶然看到他写的教科书似的讲义,对像增强器各制作工艺非常详细。我十分佩服他的敬业精神。后来他成为基地的主要负责人。
除了业务培训外,为了丰富大家的业余生活,我为大家举办了几次讲座,主要是绘画,其中有一次是“绘画透视”原理。如何把一张机械设计的三视图变成三维立体图。结果包括两位在座的研究生在内都说没听懂!
每到周末,基地还多次组织集体到附近参观名胜古迹或到海边游泳场游泳。我第一次学会四肢平躺在的海水中,仰面看蓝天感受到的愉快。
种花草美化小院
由于工作区距威海海岸线不远,姜书记指示在小院要植树种花草美化环境。为便于浇水,他请人在小院靠围墙边打了一口水井。果然地下水位不足二米。施工后不几天,我发现井里有一只青蛙。打捞上来后便用绳子栓着它小腿,放到桌上画了几张青蛙的速写,然后再放生。我偶然想到,我们从西北边陲到黄海之滨的威海发展,就不再是“井底之蛙”了吧!
速写青蛙(1992.9.)
张济康在威海基地大门前留念。背后大理石墙上刻有《中国科学院西安光机所威海光电子基地》(中科院院长卢嘉锡题字)
西安光机所威海光电子基地发展到今天,能在国内外光电子器件里有一席之位,在威海高科技领域占有显著的地位,与光机所以侯洵院士为首的历届所领导,和所党委的正确领导分不开。基地所取得的每一项成果都是几代西光人艰苦奋斗的成果。
以上就是我和西安光机所威海光电子基地的故事,以此纪念光机所建所六十周年!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