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主站
2025年

鏖战长春——GC-1项目系统集成测试的硬核攻坚路

发布时间:2025-10-21    来源:    

当GC-1项目的设备从西安转运至长春光机所,一场跨越千里的系统集成测试攻坚战正式打响。不同于所内实验室,长春集成现场面临着设备适配、环境变量、进度压力等多重挑战。关键时刻,在检测中心党支部组织下,GC-1项目党员突击队迅速成立,队员们带着“扎根现场、精准破局”的坚定决心,主动扛起系统集成测试的重担。面对陌生的测试场地与复杂挑战,他们没有退缩,而是以党员的先锋本色冲在一线,从设备调试到环境把控,从问题排查到方案优化,一步步啃下硬骨头,最终在长春交出了一份超出预期的亮眼答卷,为项目推进注入强劲动力。

敏捷响应:装检一体化的实践答卷

针对项目大口径、高分辨率、系统复杂的特点,在党支部“党建+技术”引领下,科研骨干刘尚阔同志带领团队成员依照技术要求、设计文件提前策划检测方案,按“模块-单机-分系统”逐级识别测试风险点,同步梳理检测设备条件,为系统集成筑牢前期支撑。因项目周期紧张,党员突击队积极响应先进制造部“装检一体化”部署。长光所集成期间,团队光学测试人员与设计、装校人员协同配合,完成标定大口径平行光管、相机关键指标测试方案探讨、测试光路搭建等工作,有效节省研制周期,保障检测结果可靠。电学测试同志灵活调整测试时机,在不占用相机交付主计划时间的前提下,大幅压缩电子学指标测试时长。相机模块从西安转运长春光机所后,党支部启动“跨域党员责任岗”机制,团队10余人次分批次赴长春参与集成测试。各模块测试负责人提前对接筹备,实现“模块从西安启运,责任人即到长春集成场地并备好检测条件”。关键期党员同志实行24小时待命,主动承担两班倒任务,确保具备测试条件即开展工作,保障跨地域衔接无缝隙。

团队成员合影

默默坚守:系统集成测试中的“奉献底色”

劳动节与端午节期间,GC-1项目正处于全色相机焦面对接、中继系统集成的关键阶段。为确保项目按计划推进,党员李晶、万伟、吕昊哲和积极分子王争锋同志主动放弃节日休假,投身长春集成现场,紧盯焦面对接精度、中继链路适配等核心环节,以连续作战的状态保障关键工序顺利完成。

进入8月上旬,研究所年度高温休假如期启动,但此时项目已完成系统集成,正式转入定标、试验的交付冲刺期。为不耽误项目进度,焦璐璐、曹昆、段嘉欣、张郁文等同志毅然取消原定休假计划,分批赶赴长春,全力开展相机力学试验后指标复测、实验室积分球定标等关键任务。团队实行昼夜轮班制,以“零间断”的工作节奏,为项目按期交付筑牢了进度屏障。

攻关现场

精准破局:突发问题的“极速解法”

在全色相机焦面对接阶段,因项目刚启动系统集成工作,团队缺乏相关实践经验,未能成功检测出相机MTF这一核心指标,且因未开发专用自动计算程序,导致相机焦面位置获取耗时过长,严重影响集成进度。面对突发难题,长春、西安两地相关技术成员在党支部书记薛勋牵头组织下迅速召开专项攻坚会议,第一时间启动协作机制,通过视频连线深入讨论,逐一排查影响因素,最终锁定技术突破口,连夜完成MTF自动计算程序的编写与调试,成功解决了指标检测与焦面定位难题,为后续集成工作扫清障碍。

在临近相机热试验时,新的挑战再度出现——真空试验用光源的支撑架无法满足现场使用需求。党员罗勇强同志主动冲锋在前、勇担重任,在不到一周的时间内,高效完成了支撑架的结构设计、加工投产、与真空转台配装等工作,为相机热试验按计划顺利开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攻关现场

GC-1项目长春系统集成测试,不仅圆满完成项目各项核心指标验证,更在党建引领下,充分彰显团队的技术硬实力与责任软实力。从场地适配的攻坚克难到突发状况的沉着应对,从日夜坚守的执着付出到跨域协作的同心聚力,每一组精准的测试数据,都镌刻着GC-1检测团队的辛勤汗水;每一次关键的进度突破,都彰显着党建引领下团队协作的强大力量。当GC-1项目从长春顺利起运,这段鏖战长春的难忘经历,不仅为项目交付留下了浓墨重彩的“攻坚注脚”,更锤炼了一支技术精湛、作风过硬、勇于担当的优秀团队。未来,团队将继续以党建为引领,秉持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全力以赴推进项目后续工作,为抢占科技制高点贡献更大力量!(检测技术研究中心党支部 供稿)


附件下载:

版权所有 ©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陕ICP备05007611号-1
地址:西安市高新区新型工业园信息大道17号 邮编:710119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09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