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刻机是制造芯片的核心装备,提升光刻机的研发制造能力,对国产芯片发展进步至关重要。光刻机涉及多项复杂的先进技术,中国工程院谭久彬院士在《仪器仪表学报》2023年3期发表《超精密测量是支撑光刻机技术发展的基石》一文,文章对超精密测量技术在光刻机制造中的重要作用进行了阐述。
文章指出光刻机是尖端装备的珠穆朗玛峰。超精密测量是支撑光刻机产品研发与制造,保证光刻机产品制造精度等级与质量水平的基石。综述了光刻机产...
北 湖《 人民日报 》( 2023年04月17日 第 19 版)
鼓励科研机构、高校同企业开展联合攻关,提升国产化替代水平和应用规模,争取早日实现用我国自主的研究平台、仪器设备来解决重大基础研究问题
近来,我国重大科研仪器好消息不断:研究动物迁飞的“高分辨多维协同雷达测量仪”通过验收;解决小模数齿轮测量等难题的精密仪器研制项目启动……这些都体现着我国在科技仪器设备自主研发上的持续发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打...
近日,中国科学院公布“2022年度中国科学院院所两级公共技术中心优秀集体与个人”评选结果,本次从全院近百个所级中心16个区域中心中评选出10个优秀集体和10个优秀个人,西安光机所鞠子尚荣获“2022年度院所两级公共技术中心优秀个人”的荣誉称号,这也是研究所所级公共技术中心自2011年成立以来首次斩获该项荣誉。
在研究所领导高度重视下,近两年所级中心不仅顺利完成研究所大型仪器共享管理及平台规划体系建设工作,较好地增强了...
2022年6月,中国科协开展了2022年度优秀科研仪器案例征集遴选活动。本次遴选由中国科协主办,中国仪器仪表学会承办,旨在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和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积极构建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同时以推动实验技术人员评价改革为目标,开发建设了中国科研仪器案例成果数据库,提供科研仪器案例报告免费发表和开放获取服务。
2023年3月15日,遴选结果揭晓,100篇...
中共中央政治局2月21日下午就加强基础研究进行第三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加强基础研究,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迫切要求,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必由之路。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加强基础研究纳入科技工作重要日程,加强统筹协调,加大政策支持,推动基础研究实现高质量发展。
北京大学校长、中科院院士龚旗煌教授就这个问题作了讲解,提出工作建议。中央政治局的同志认真听取了讲解,并进行了讨论。
...
在广东省东莞市大朗镇拍摄的共享大科学装置中国散裂中子源(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刘大伟摄
在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高端电子显微镜50%以上的机时由青年科学家使用。通过高端电子显微镜服务,该所2021年度取得26篇SCI论文成果,其中16篇由青年科学家完成,占60%以上。
这不是个例。如今,青年科研人员已成为中科院1万多台(套)大型科研仪器的主要用户。
“通过推进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破除稀缺资源垄断,让青...
《中国光学》的《院士访谈》栏目于2023年2月4日发表第十二期——中国科学院西安光机所侯洵院士。文章以侯洵院士自述口吻讲述了他个人的成长经历、工作经历,其中饱含的浓厚家国情怀极具感染力和教育意义。现将文章全文转发,邀请您走近侯洵院士,一起了解他“为了国家‘千方百计’”的源动力和内心世界。
【以下文章转载自《中国光学》的《院士访谈》栏目】原文链接:请点击前往
一、苦难的童年,伟大的母亲
1936 年 12 月 6 日...
科技基础能力是国家综合科技实力的重要体现,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基石,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战略支撑。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强科技基础能力建设。这是在我国科技创新发展新阶段,立足当前、面向长远的一项重大任务部署。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深入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部署要求,统筹推进科技基础能力建设,为加快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提供坚实根基。
深刻认识加强科技基础能力建设的重大意义
...
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和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积极构建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实验技术人员评价体系,中国科协依托“科研仪器案例库”面向全国实验技术人员开展2022年度优秀科研仪器案例征集遴选活动。现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组织专家严格认真的审查、初评、会评,于1000篇入库案例中评选出100篇优秀案例,其中36篇为一类优秀案例,64篇为二类优秀案例,现将入选案例予以公示(见附件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