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擦亮“嫦娥”的眼睛

  2010年12月23日07:39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http://sn.people.com.cn/GB/190199/190218/13557039.html)

   寒冬的一个周末,在西安南郊中科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的一间办公室,记者采访了嫦娥二号CCD立体相机主任设计师赵葆常研究员。

  “这个石头清楚吧!”赵葆常把桌上一幅影像图展开,笑着说:“这就是嫦娥三号预选着陆的月球虹湾区。这月球上的几米大的石头,我们以前看不到,现在能看清楚了。这就是我们干的活,我们的任务就是擦亮嫦娥二号的眼睛。”

  现年72岁的赵葆常,带领团队不到一年就攻克了高分辨率CCD相机的技术难题,并随着嫦娥二号成功获取虹湾地区分辨率达1.3米的高精度局部立体影像图。“这架CCD相机即将完成7米分辨率的高精度全月图——目前国际上分辨率最高的全月面影像图。”赵葆常说。

“我年纪大了,为啥还在工作,因为我是为国家工作。”

  作为嫦娥二号卫星的主要载荷,CCD立体相机承担着至关重要的两大任务。其一是要获取高精度全月图,分辨率要从嫦娥一号的120米提高到7米,提高17倍;其二是嫦娥二号从100公里的圆轨道下降到距月表15公里左右时,要对嫦娥三号预定着陆的“虹湾地区”进行高精度探测和成像,要拍到分辨率超过1.5米的“特写”。

  为了实现这两大任务,已过70岁的赵葆常带领着一帮年轻人夜以继日地攻关。“我年纪大了,为啥还在工作?因为我有个责任感,我是为国家工作,不是为了自己。中国人要敢为天下先。不敢为天下先,就干不成这个活!”

  为了提高相机成像清晰度与分辨率,研制人员对相机成像方案进行了特殊设计,采用了多线阵感光合成技术。赵葆常说,嫦娥二号使用96条线CCD分别对同一目标采样,最后把信号全都累加。这样,很暗的目标、分辨率很高的目标,嫦娥二号都能照出来。 

  与其他国家的探月卫星相比,嫦娥二号的“眼睛”是相当明亮的。它的指标领先于2007年日本发射的“月亮女神”,也超过2008年印度发射的“月船一号”,与美国2009年发射的LROC中窄视场相机大体相当,而且动态范围更大。

“嫦娥一号下图时,一夜吃了8片安眠药都没睡着。”

  赵葆常的学生、速高比主管设计师薛彬副研究员告诉记者,自2003年底开始,赵葆常担任了我国首次探月卫星光学成像探测系统主任设计师。他几乎每天工作都在十几个小时以上。无论是盛夏,还是严冬,在他的工作日历表上,一年中几乎没有休息日和节假日,“在任务紧张的时候,他经常和我们一起就睡在办公室。”

  在赵葆常的带动下,科研团队形成了一种氛围,凡是能当天解决的问题决不拖到第二天。有一次,光学系统进行调试,到凌晨4点时,他拿起手机把检测工程师从睡梦中唤来;经过1小时的检测合格后,他又登门叫醒了机装技师来打销定位。大家都知道,这不是赵葆常不近人情太苛刻,而是航天工程的特殊要求必须这样做。

  有志者事竟成。在嫦娥一号和嫦娥二号任务中,赵葆常领导团队连续出色地完成了使命。他的学生、电子学主管设计师宋宗玺副研究员至今对一些细节记忆犹新:“两次任务,我都和赵老师一起在北京中心。嫦娥一号下图时,赵老师一夜吃了8片安眠药,都没睡着。嫦娥二号下图时有‘进步’,只吃了5片安眠药。”

  “那时确实紧张,我们这个相机做得怎么样,关系到整个任务的成败。我很自豪,我们两次都做到了。”赵葆常说。

“一个人不可能什么都懂,但只要认真,没有什么问题解决不了。”

  在常人的眼里,一名年过七旬的老科学家,完全可以活得洒脱一些,当个技术顾问指导指导就行了。但赵葆常不这么想。

  从1986年开始担任副所长,到1995年被任命为所长,赵葆常在所领导岗位一干就是13个春秋。1999年,年逾六旬的赵葆常从所领导的岗位上退了下来。退休后,家人劝他好好在家休息,但赵葆常认为,在光机所干了40多年,如今不做领导工作了,刚好有时间搞搞研究,在有生之年尽量为研究所多做一点贡献。

   “一个人不可能什么都懂,但只要认真,没有什么问题解决不了。我喜欢看书、看论文。原来不会的,努力搞明白了。这就是一种乐趣。”

  在赵葆常的办公室里,有好几箱英文资料。这是他通过各种渠道找到的世界前沿的文章。每一篇文章,他都认真研读,一点一点地把整篇翻译出来,工整地写到本子上。在进行嫦娥一号、二号任务过程中,他已经研读、翻译了近百篇。

   正是抱着这种信念,几年时间里,赵葆常不仅没有丝毫放松工作节奏,反而加快步伐,自加压力,更加努力地奋发工作,积极参与航天领域的学科发展。

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tml/2010-12/23/nw.D110000renmrb_20101223_2-05.htm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