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晚报》中科院西安光机所航天高科技向民用转化

投影仪下血管“一目了然”给娃娃扎针 护士不再头疼

  本报讯 (记者 关颖) 由中科院西安光机所与其参股公司共同研制的投影式血管显像仪,在法兰克福国际静脉学年会一亮相,就受到各国医学专家的关注。项目主要研发者米磊博士最初的动因,就是自己的孩子打针几次扎不进去——“太遭罪 

    拍月球的相机拍血管没问题 

    静脉注射需要护士有着较好的技术,为了避免患者少受疼痛,在扎针过程中最好能一次完成,但由于人体的差异,有的人血管太细,有的过于肥胖血管难找、要多挨几针。 

    “我研究这个项目,主要是因为孩子小时候打吊针,好几次都需要扎针两三次才能成功,血管太难找,孩子也受罪,有时候几次找不到护士也着急了。投影式血管成像仪研发团队负责人米磊博士告诉记者,他们在调研中发现,婴儿、肥胖患者以及有些疾病患者都存在血管难找的现象,我们的相机能拍清月球,拍清血管应该也没问题。大家就想着要把航天高科技应用到医疗上。 

    投影仪下血管到了皮肤外 

    米磊介绍,项目应用了航天光学影像增强技术、红外光学成像技术,仪器的增强模式侧重于识别细小血管;而圆润模式则侧重于显示可穿刺的静脉,能更加逼真地将血管还原在皮肤表面。 

    记者看到,当将投影仪放在距离皮肤2.5厘米到3厘米的最佳成像距离时,血管投影出来的效果就好像用红色的水彩笔在皮肤上画出了血管的纹路,非常清晰,一目了然。这个特殊的仪器,解决了医疗上血管不好找这个看起来不算太大,但又常困扰医护人员的难题。 

    “普通的投影仪使用的是激光投影,而投影式血管成像仪,使用的是红外光投影。米磊介绍,血管中的血红蛋白与其他组织不同,它能够吸收近的红外光,血管吸收了仪器照射的红外光后,再以可见光投出去,人眼就能看到了。 

    经过红外背光散射、图像采集、图像处理、微投影技术等一系列复杂的手段,将皮下血管原位投影显示在皮肤表面,虽然平时看到的血管是青色的,但由于吸收了红外光,显像出来的效果就好像用红色的水彩笔画在皮肤上一样。投影后,本来隐藏在皮下的血管就显示在了皮肤上。 

    米磊说:国外也有一些在做这个项目,但显像效果要差很多,这主要就是中科院西安光机所在航天科技方面有着积淀,有着更为先进的技术。 

    皮下毛细血管能清楚显像 

    据了解,该仪器能够将皮下10毫米距离、像头发丝一样的毛细血管清楚显像。可以应用在婴幼儿、肥胖、急救、血管塌陷、多次化疗、浮肿、血管弹性差等患者身上,此外,仪器在静脉曲张患者的手术中也大有用途。 

    据悉,除了投影式血管显像仪,西安光机所还研制了具有高技术含量、难度更大的心脑血管内窥式显像仪,西安光机所作为航天院所,正在将航天高科技应用到人们的生活中,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