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贺小巍
上世纪,上海海鸥相机曾经为无数家庭留下了珍贵的记忆,至今仍是许多50后、60后乃至80后国人心中的经典。很多家庭都以拥有一台海鸥相机为荣,海鸥也一度成为中国照相机工业的标杆。
时过境迁,谁也没想到已淡出视野多年的海鸥相机,经过技术更新后,又重新回到了大家的生活中。8月15日,上海海鸥数码照相机有限公司在北京召开发布会,推出两款高端数码相机CM9、CK10,进军高端数码相机领域,使这个国货老品牌通过技术更新焕发出新的活力。
当海鸥凭借技术创新成为新贵之后,喜欢怀旧的不少人应该还记得上世纪80年代行销全国的海燕牌电视机。几乎在整个上世纪80年代,陕西电视机年产量始终居于全国第一。当时的“海燕”、“如意”、“黄河”等陕西彩电热销全国的时候,如今在全球市场上纵横捭阖的四川长虹,不过是彩电业的“小字辈”,还是陕西派人过去援建的,深圳康佳也才刚刚起步。然而不过十余年,以前那些如雷贯耳的品牌,逐一烟消云散了。
当各地的老品牌都在科技创新的旗帜下,对产品更新换代的时候,人们不禁要问:“海鸥”回来了,“海燕”呢?
困局:科技经济不匹配的“陕西现象”
其实不仅仅是海燕,在陕西有相当多的知名品牌。
黄河、如意、长岭、双鸥、蝴蝶、505等等,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这些产品的名字曾经响彻大江南北。当时,这些品牌都是以技术领先、质量过硬赢得全国消费者的青睐与口碑。“当时不要说彩电了,就是一张彩电票,转手一卖都能赚个上千元。那个时候一个月工资才多钱呀,42元!”曾经在海燕厂工作过的陈春满怀激情地回忆道。
20多年前,刚从部队转业到地方的陈春被分配进海燕厂,这在当时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那些进了政府部门的战友们,都没我工资高,我们一个月下来除了工资外还有不少奖金。这在政府部门工作的人是不敢想的,当时能进这个厂的人大多都有些来头。”可惜,好景不长,1995年,海燕厂破产倒闭,陈春也随之下岗,现在只能开个家电维修部维持生活,而在西安市友谊路的海燕旧址,已经完全无法找到海燕厂旧时的印记。
同样的故事,在以上所列举的著名品牌中都曾经上演过。上世纪90年代,咸阳市的许多马路经常被全国各地前来批发505神功元气袋的卡车堵得水泄不通,许多人不得不住在当地,经常是产品才出车间,就被送上了运输的汽车。与这些故事情景同样相同的还有他们的结局,无一例外,这些产品在热销一时之后几乎全部后继乏力,最后成为业界的传说。后人曾形象地以“黄河断流、海燕折翅、505大伤元气”来总结这一颇有意味的“陕西现象”。
几乎与之同期的是另一个广为人知的“陕西现象”,坐拥众多高校和科研院所的陕西,那时经济却一直发展不起来,频频出现东南沿海的大企业大公司来陕西挖技术、挖人才的现象。省内科研成果不能被很好利用,嫁接到外地却取得巨大成果的例子,曾经在那个时期无数次地被上演。墙内开花墙外香、孔雀东南飞,被作为科技优势与经济发展不匹配的“陕西现象”的另一种注解,而广为流传。
“陕西在科技方面的优势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全国其他地方无法比拟的。之所以出现科技与经济发展两张皮,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现象,就在于双方没有一个很好的对接机制与渠道。比如陕西有很多科研实力很强的军工企业和院所,还有很多直属中央的科研院所,让这些和地方没有隶属关系的科研院所怎么去和地方对接,对接后有什么好处,都需要有一个沟通双方的推手去解决。”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陕西永秀经济管理研究院院长白永秀说。
“科技与人才资源是陕西位于全国前列的比较优势,把科技优势转化为经济与社会发展优势的关键,在于通过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加快体制创新,打破体制樊篱,最大限度地释放科技创新能力。同时加大市场开发力度,为科技与经济融合注入动力,特别是放宽本地新兴市场的准入条件,实施本地企业市场优先,提高市场化程度,增强市场对高技术产品和产业发展的拉动力。”曾经长期在科技和产业一线做管理与研究工作的西安市渭北工业区领导小组办公室专职副主任金乾生,则对这一现象思考得更为具体。
破局:体制创新让科技资源加速释放
也许双方都有这个意愿,但是渠道在哪里?激励机制在哪里?
2013年底,科技部批复陕西为西部唯一、全国第三个创新型试点省份,陕西作为我国科教资源的战略聚集区,再次受到外界关注。
以创建创新型省份为契机,陕西开始着力破解科技与经济两张皮的“陕西现象”。其重点就是以体制创新为抓手,统筹科教资源,盘活科技优势,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健全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使科教优势真正成为带动经济增长的决定力量,让陕西科技资源的优势加速释放。
“要实现科技与经济的融合与促进,必须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政府这个推手的作用就相当重要,我们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工作,比如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破解科技资源分散、分离、分隔难题,不断深化统筹科技资源改革,支持央属科研院所改革发展,对省属科研院所进行整合优化等等,目的就是有效打通技术与市场、院所与地方的体制机制藩篱,让他们对合作产生积极性和主动性。”省委科技工委书记、科技厅厅长李明远说。
科研要创新、企业要效益,这个目的是明确的,改革就是要让他们都有甜头。陕西的央属研究所不少,长期以来虽然生活和工作在这块土地上,但有时候总感觉和地方融不进去。
现在的情况正在发生变化,这些年他们越来越觉得自己不是局外人了。
因为陕西地方对他们的支持力度日益加大。中国电科第二十研究所、第三十九研究所与太极计算机股份有限公司在陕西地方政府的撮合下开展合作,安排专项经费1148万元,支持中国电科西安信息产业园建设基于北斗的通用航空通信导航监视与空中交通管理系统,支持中科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等央属院所联合地方政府,实施地方重大专项也都是陕西地方政府的推动。同时对12家省属转制科研院所进行重组,组建陕西科技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力争到2020年集团收入过百亿元。依托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组建陕西省稀有金属科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完善了政府对基础性、战略性、前沿性科学研究的支持机制。
在这些机制的促动下,中科院西安光机所成功转移转化科技成果30余项,孵化出炬光科技、中科微光、西安必盛等高科技企业35家,发起设立西科天使基金,吸引陕西省科技厅、发改委、西安高新区等政府部门专项支持资金5000万元,撬动民间资本逾5000万元。成立1年多时间,已完成1个多亿的资金募集,显示了科技聚集资本的强大力量。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中国兵工204研究所)坚持走军民融合技术研发的道路,近年来获得陕西省科技厅支持项目30余项,支持经费1600余万元。除以技术出资成立的西安开米公司外,还通过技术转让、科技合作、自行转化以及组建产权多元化企业等多种形式推进成果转化工作,与国有大型企业、民营企业、跨国公司等合作,先后创建10多家企业,其中大部分落户陕西。2013年,这些企业经济规模近30亿元,吸纳社会人员就业约1500人。
央属研究所、省属转制科研院所,在破除体制困扰后,加强了与地方的合作,并且在技术与市场、技术与地方的转化上,迸发出了更为蓬勃的活力。
变局:科技创新会孵化更多新“海燕”
“我们应该抓住产业转型升级的时机,加快技术与产业深度融合,以产业发展带动技术创新,以技术创新促进产业发展,扭转一味依靠能源的局限,在经济下行压力下实现陕西经济的逆势增长。”金乾生说。
科技创新不是为创新而创新,科技创新必须对现实生活和经济发展起到促进和升级的作用。西部大开发以来,我省经济总量连续十几年保持两位数增长,但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一系列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也日益显现,单纯靠自然资源优势特别是能源资源优势来拉动经济增长已经活力有限。为此,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建设“三个陕西”的奋斗目标,主动把经济工作的重点从追赶超越调整到“稳中有为、提质增效”的战略上来,而要实现这个战略目标,科技创新是关键。
关于这点,省委书记曾说过一段语重心长的话:长期以来,为什么省委、省政府抓住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建设不放,坚定不移实施“三个转化”发展战略?就是为了不断推动自主创新和吸收世界先进科技消化创新,防止挖煤卖煤的短期效应,促进产业可持续升级发展。
以科技创新提升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是创新型省份建设的应有之意。目前陕西的科技体制改革中,强化了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围绕重点领域、支柱产业和龙头企业,凝练重大技术需求,产学研集智攻关,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2013年刚刚迈入世界500强的延长石油通过技术创新,加大科研投入,创造性地把油气煤盐等多种资源要素和生产要素进行深度优化和科学配置,被称为“延长模式”加以推广;靖边新能源产业园区的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光伏发电取得重大进展;榆林炼油厂的油煤共炼技术取得重大突破;陕汽重卡天然气汽车研发也已获得了多方肯定。这其中许多含有中国第一、世界第一的自主创新技术令人振奋,这不仅使陕西企业产品效益的提升,也意味着陕西科技创新力量正在不断得到释放,今后将有更多的陕西产品,搭载科技创新的便车。
“海鸥”回来了,“海燕”也不会太久。在自主创新的机制激励下,陕西企业联手陕西科技,将会孵化更新、更多的“海燕”。
原载于《陕西日报》20140903期 >> 第10版:关中直击·人文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