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101科苑学子:他们从未离开——访西光所青年毕业生

  编者按 :也许是出于一种向往,或者一种追求,他们以学生的身份走进西光所,在这里用几年的时间完成了人生蜕变。如今,他们各奔东西,有的成为高校老师,有的留在研究所里搞科研,还有的创办了自己的公司。听他们回忆那些年在西光所的日子,你会发现,在他们的人生道路上,都留下了光机所独特的烙印。虽已毕业,从未走远。 

    

  前记 

  2010年,郭昭龙作为西安光机所的工作人员,攻读了这里的在职博士,并于2016年毕业。现在的他,已是一家新材料科技公司的创始人。 

  正常情况下,一名博士34年就能毕业,郭昭龙却用了整整6年。这期间,他一直在两条线之间来回转换:左手是博士论文,右手是公司经营;左手是基础理论,右手是产业研发。在“左右夹攻”之下,他承受了加倍的压力,但也收获了双倍的果实。答辩那天,郭昭龙就读西安交大时的老师也来参加评审,她对郭昭龙说:“在西光所的几年,你已完成了蜕变,成就了更出色的自己。” 

  郭昭龙的经历是许多西光人的奋斗缩影,不论是他的纠结,还是他的成功,都与西安光机所“基础、应用两手抓”的特色分不开。 

  在与多位优秀毕业生交谈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在他们的人生道路上,都留下了西安光机所独特的烙印。虽已毕业,从未走远。 

    

选择创业从未走远

   

    

  自2013年秋季开始,郭昭龙走进了他最焦头烂额的一段时光。一方面,公司正处于紧锣密鼓的筹建之中,产品已经基本成熟,产品用户调试工作已经全面展开,让他无暇他顾;另一方面,随着时间的推移,博士毕业的最后期限越来越近,又迫使他不得不把精力投入到学位论文写作中。 

  “那时候,我感到很被动,也很痛苦。”郭昭龙说。他把公司的业务交给别人打理,重新从英文文献开始学起。他记单词、学句式,把别人的论文表达方式记在本子上。同时,他又从头总结梳理了一遍这些年的科研工作。短时间内,他的理论研究突飞猛进,连续发表了两篇SCI论文,其中一篇影响因子超过7,同时还申请到4项发明专利,最终拿到了受之无愧的毕业证书。 

  在郭昭龙看来,与理论创新相比,产业创新的挑战更大。以他的研究对象——增透材料为例,在博士论文中,他只需要把增透率从2.5%提高到3%,就能发表很好的论文。但在实际研发中,任何一个产品都是指标权衡后的产物。比如增透率升高后,产品的其他性能,诸如硬度、耐摩擦、强度、耐腐蚀性等,可能就会受影响甚至丧失。此外,市场条件、客户需求、投入产出等,都是他必须考虑的问题。 

  幸运的是,郭昭龙的事业一直得到西安光机所和导师赵卫研究员的大力支持。 

  2013年春末,公司成立前夕,郭昭龙下班后,接到了导师赵卫研究员打来的电话,询问他产品开发的情况。他没有细想,就回答“还可以,增透率挺高”。 

  但是接下来,导师的一句话,点醒了梦中人:“你不要光看单个指标,要让用户去检测整个产品性能。特别要注意,你的产品耐用吗?” 

  第二天,郭昭龙一到所里,就立刻开始全面检查,发现确实存在问题。“当时我就懵了,因为之前我都没有接触过用户,一直在闭门造车,而且自我感觉良好。这一下才发现,原来完全不是这回事!”他回忆道。 

  于是,郭昭龙重新审视自己的产品,同时寻找目标客户,让他们做测试、提建议。等拿到所有反馈后,发现问题多的让人崩溃。此时距离公司成立只有半年时间,他抓紧时间改良迭代。到公司成立两个月之后,产品各项检测全部过关,这才算松了一口气。 

郭昭龙

  郭昭龙的事业,从技术到设备,从资金到人力,各方面都算得上是大投入。他说,如果没有西光所的支持,他就不可能有现在的成果。“对西光所,我只有两个字:感谢。”他说,“西光所给我了最大的支持,导师赵卫研究员让我明白了科研的方向和意义,不管将来我的公司做得多好多大,西光所永远是我的根据地。虽然我已经不在所里领工资,但我始终有这么一种感觉:我属于这里,我只是西光所派到公司去做事的。这是一种无法割舍的情感联系。” 

  截止发稿时郭昭龙的公司已经是联想笔记本,华硕笔记本等知名电脑企业的指定供应商。这一切都与西光所的产业化支持政策分不开。 

    

继续科研从未走远

   

    

  除了像郭昭龙这样的创业者,还有很多毕业生选择了继续从事科研。 

  目前任西安光机所助理研究员的陆卫国,已经在这里度过了5年学生生活和3年职工生活。 

  他是所在实验室创立以来第二个能在5年之内硕博连读并顺利毕业的学生。不仅如此,他的毕业论文还提出了领域内的一个重要发现。曾有专家评价道:“目前国内知道这个技术难点的人很少,而你不仅发现了它,还提出了解决办法,真是非常了不起!” 

  虽然已经过去3年多,但陆卫国依然清晰地记得,这个毕业证书的来之不易。 

  当时,他已经做了大量的前期工作,但是突然遇到一个关键的节点,再也无法推进。“当时我都绝望了,就觉得这么走下去,肯定不会有结果。” 陆卫国说。那段时间里,他整天都在想这个问题,就连睡觉时,大脑也不曾消停。最沮丧的时候,他想到了放弃。 

  那是他非常艰难的一段时间,手头还有其他尚未完成的课题,结婚事宜也已经排上日程,眼见其他人陆陆续续开始答辩了,他心头的焦虑也一层层加重。 

  在陆卫国的专业领域,很多仪器和实验要求都是角秒级的,容不得毫厘的谬误。他深深感到,自己的心境和状态已经严重影响到科研工作了,于是他下定决心:调整自我! 

  他开始一边找导师、朋友聊天,缓解压力,一边认真反思、多方求教,最后发现问题在于课题的整个路线方向。于是,他从头开始,数据模型推导、假设、仿真、验证实验……一步步做了下去。 

  “那是一种突然之间恍然大悟的感觉:‘哦,原来是这么回事!’迈过这个坎以后,接下来的工作就很顺利了。”陆卫国想,也许这就是科研人员最幸福的时刻吧? 

  当初这个在毕业线上纠结徘徊的学生,如今也是项目负责人了。也许是想到了自己曾经经历的坎坷,陆卫国说:“遇到难题时,孤军奋战的人会走死胡同,自信心更容易被摧垮。我想要营造一种氛围。让这里的每一个成员感到,自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在团队里,我强调最多的就是‘团结’。”他说。在课题组做实验的时候,不管是哪个方面出了问题,他都会把大家召集起来,共同协商解决。 

陆卫国

  在去年的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大阅兵上,陆卫国看到展品当中用到了许多西安光机所的技术和产品,心情激动不已。“那一刻,我觉得,自己的工作与国家安全联系在一起,所有的辛苦和付出是值得的。尽管有苦有累,但是这些幸福的时刻,会一直激励我继续走下去。” 

  毛东是西安光机所2014届的博士毕业生。在所里深造5年半之后,他又回到自己的本科母校——西北工业大学,成为理学院的一名副教授。 

  在他看来,西安光机所送了他两份宝贵的礼物:一是良好的氛围;二是严谨的教育。 

  “在这里,我可以一门心思扑在学术上,常常不知不觉间,实验就从晚上8点一直做到早上6点,从来不怕有人打扰。”毛东回忆道,“学习期间,哪怕是像论文或报告中的中英文符号这些细节,导师也会对我严格要求。现在,我也这样教导自己的学生。”“不管什么时候,在西光所的学习和积累都让我受益无穷。” 

  作为曾经的一员,毛东用“实在”来形容西光所的学生,“这些理工科学生,可能外表看起来木木的,也许有的人还不善言辞,但对待科研,他们确实是在认真地做事,低调,但有实力。” 

毛东

    

初为人师从未走远

  师 

    

  光阴荏苒,这些从西安光机所毕业的学生,如今大多已为人师。在所里的求学经历,深刻地影响着他们日后的传道授业,以及与学生的相处之道。 

  每当有学生新到组里时,陆卫国的要求会格外严格。别的工作人员熬到几点,他就让新生陪着熬到几点,一起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刚开始,有的学生很不理解。一名硕士直接提出:“这个问题和我做的方向没有关系,凭什么还要让我在这上面耗费时间? 

  陆卫国及时和学生推心置腹地沟通,“不同专业方向的人交流,思维碰撞时更容易产生火花。而且,以后的你,也是要做科研甚至带团队的,如果现在不学着怎么跟团队融合,怎么跟身边的人同甘共苦,将来怎么办呢?” 

  20146月,毛东在做完一项二维材料非线性实验后,得出了一些反常的结果,他的第一反应是实验操作出现了失误。但是经过深入思考后,他没有急着推翻自己的工作,而是又花了半年的时间来进行验证。在所有误差排除之后,他发现,实验结果没有问题,是已有的理论有缺陷。 

  因为这次经历,他常常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小心求证。不要怕实验出问题,因为问题可以是瓶颈,但也可以是突破口。”“做科研既要有学无止境的自谦,又要有尊重实验事实的自信,二者缺一不可。” 

  西光所2014届毕业生陆华,如今也是西北工业大学理学院的副教授,从学生到老师的身份转变,陆华强调最多的就是:“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我希望能像当初导师教导自己一样,来指导现在的学生,比起知识来,教会如何学习、怎么定位更加重要。”他说。 

陆华

  博士期间,除了完成科研任务,在导师的提点下,陆华还自学了计算机仿真和软件编程等,让自己的学习研究受益匪浅。现在作为老师,他把自己在这方面的学习成果和经验教训整理汇总后,专门给学生开设了一门“计算光子学”的课程,有学生评价这门课:“全是干货!” 

张贻齐

    

  同样是作为老师的张贻齐,从西光所毕业后来到西安交大,虽然面临系里老师多课时少的现实,但张贻齐依然抓住每一个跟学生接触交流的机会。“我上课很有激情的,从不照本宣科,总是认真备课,还不时讲个笑话。”他自豪地说,在上次评教时,学生们给了他94分的高分。 

  但是张贻齐最重视的,是告诉学生怎么规划未来的科研和生活。“怎样申请进入实验室、申请出国留学等,这些信息我都会不时透露给他们。” 

  即使学期结课了,很多学生还会陆陆续续地给张贻齐打电话咨询,这种被信任的感觉,让他感到很欣慰。 

  对此,毕业后留在西安光机所任课题组组长的赵保银也深有体会。 

  他始终记得恩师安毓英的教诲。“安老师在讲课的过程中,讲的是一种科研思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就连考试的内容,也不是单纯的知识点考核。”赵保银说,“这影响了我带学生的风格。” 

  他的学生结束了在国科大的研一集中教学后,回所第一天,他就对学生说:“如今,随着科研越来越向深入发展,人才合作、学科交叉显得越来越重要。所以,非科研的因素越来越关键,包括团队的理念、文化、与人相处、协作精神等。”厘清了这些理念后,他才开始讲具体的研究方向和研究方法。 

  相应地,赵保银也不赞成学生仓促进入实验状态。今年春节,他收到了一封来自学生的邮件,其中表达了对工作安排的不理解。“这个学生看到其他同学回所后,都很快进了实验室,很羡慕他们,觉得那样才踏实。针对这种情绪,我就耐心地跟他解释和沟通。”赵保银告诉学生,希望他在对整个学科体系有所把握,并且经过广泛的调研和细致的规划后,再选择自己的方向并且开题。 

  “我并不希望师生关系是,我怎么安排,他们就怎么做。”赵保银说,“在西安光机所,师生之间的界限是弱化的。至今很多学生看到我,还会叫一声‘师兄’。” 

  而这种谦和的师生合作关系,在西光所屡见不鲜。 

赵保银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