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和人才成为国力强盛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创新成为政策制定和制度安排的核心因素”,“在全社会形成鼓励创造、追求卓越的创新文化”……《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中多次强调了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营造创新文化的重要性。如何能够使科技工作者更好的适应创业环境?在聚焦陕西科技创新主题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西安光机所中科创星“科技+教育”的钥匙,破解科技创业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密码。
“2016年我们正式提出‘科技+教育’的创新驱动模式,从需求出发,为科技创业者组织、开发、并提供企业文化建设、团队管理经营,商业模式开发等相关创新培训课程。“西安光机所相关负责人说,这么做就是发掘并帮助富有潜力的科技企业,通过“投资、服务+教育”的双端服务模式,帮助科技创业者成为 技术创新投入和创新成果产业化的主体。在前端,通过资金注入及硬件、软件服务,孵化科技项目,解决创业者的后顾之忧;在后端,利用教育培训,完善科技创业者的综合素质及能力,使其匹配企业发展需求。真正做到对激励科技创新环境,培养科技创新意识和完善成果转化的有效支撑。只有通过“投资、服务+教育”的双端服务,才能做到在资金端:强化金融创新功能;在服务端:解决科技创业企业的后顾之忧;在教育端:完成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以“金融服务+人才”的模式,推动形成深度融合的开放创新局面。
中科创星以“硬科技创业训练营+创业公开课+创业大讲堂+创业沙龙”等多种培训模式并行,立足于“培训+社群”的体验方式,自成立至今,已组织举办相关主题活动共100余场,受众群体13000余人。其中,自行开发并组织“科技成果产业化”、“虫洞计划”、“硬科技创业营”、“中科创星精品课”四大精品课程板块,分别针对高校、科研院所的创新人员、早期种子科技创业者、成长期科技创业者、科技企业中高管,以科技创新的不同成长阶段为主线,搭建多层次的教育培训结构,帮助科技创新企业在双创浪潮中,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陕西是科教大省,拥有众多的高校,科研实力雄厚,每年产生大量的专利技术成果,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在全国一直名列前茅。但高校的专利转化率一直较低,落地生根的非常少。为了让高校科研成果走出“深宅大院“落地生根,中科创星特别针对高校及科研院所开设针对性极强的”科技成果产业化“培训课程。通过对科技发展趋势战略要点的说明与分析,解决科研选题与市场错配的问题;并帮助高校及科研机构挖掘其内在的核心优势,有效的提升科技成果转化的效率;弥补高校和科研机构在商业运营上的短板,破除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创新困局。
为了帮助种子早期科技创业者迈出创业的第一步,“虫洞计划”分别从初识创业、创业准备、运营管理和创业实战,帮助科技创业者夯实创业基础,培养创新创业基本素质。在初识创业板块,以创业一线大咖及老兵分享的形式,带领种子期科技创业者直观、深入了解科技创业真相,构建其对科技创业本身的正确认识。并以创业准备和运营管理两大板块为主要支撑,引导早期的科技创业者如何做好充足的创业准备和掌握高效的初创企业运营手段。创业实战板块,通过项目路演的形式,帮助早期科技创业者实践所学理论知识,真正做到知践于行。
通过总结发现,在投资的科技创业企业中存在一些共性问题,一个优秀的科技工作者往往并不等同于一个优秀的企业家,还需要一定的成长和积累,我们做的,就是要缩短他们成长的周期,为科技创业CEO提供全面的企业管理知识与技能,使其个人能力与素质能够有效匹配企业的发展需求,而硬科技创业营的产生就是针对初创期及成长型科技创业者,全面提升科技企业CEO个人综合能力,解决企业在现实运营中的实际问题。真正帮助科技企业达到可持续性发展。
首席记者 王嘉
源连接:点击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