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115【三秦都市报】为国争“光”,我们一直在奋斗

    1月8日,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以下简称西安光机所)10号楼。室外寒风凛冽,楼里却热火朝天。在超快激光加工装备车间,机器轰隆隆地响着,工作人员正在使用自主研发的超快激光装备进行部件加工。

  2015年2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西安光机所,考察了光电测试大厅、空间载荷环境试验大厅,察看了科技成果及产品展示。他强调,核心技术靠化缘是要不来的,必须靠自力更生。科技人员要树立强烈的创新责任和创新自信,面向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面向国际科技发展制高点,努力多出创新成果,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多作贡献。

  研究员杨小君自豪地告诉记者:“总书记视察时,看的是我们的实验室样品。1个月后,我们就成立了公司。这些不同规格的设备全部是我们自主研发的国内‘首台’,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自力更生,深耕光学领域,为祖国争‘光’,我们一直在奋斗!”

   攻关“买不来的”核心技术 

  今年42岁的杨小君是西安光机所瞬态光学与光子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光子制造研究中心主任。他的另一个身份,是成立于2015年3月9日的西安中科微精光子制造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科微精)的董事长。

  在中科微精门口的墙上“核心技术靠化缘是要不来的,必须靠自力更生。”的标语十分醒目。杨小君说:“几年来,习近平总书记这句话一直鞭策和激励着我们,要坚持自主研发、自力更生,解决那些‘买不来的’核心技术!”

  “这几年,我们不仅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还完成了从‘1’到‘10’的飞跃。”杨小君介绍,中科微精研发的超快激光高端加工技术与设备解决了我国航空发动机叶片气膜孔加工技术难题,已经运用在C919大飞机国产航空发动机研制上,并成功推广应用在航天、汽车、电子等领域。当前,中科微精正在加快建设国内首个超快激光智能制造平台与产业化基地,推动超快激光加工技术在更多领域应用。

  “在坚持自主研发、自力更生,取得核心技术突破的同时,我们坚持面向国际科技发展制高点,前瞻性布局。”西安光机所副所长谢小平介绍。

  光电子集成芯片是未来发展光通讯产业的核心技术,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2015年5月,西安光机所启动光电子集成芯片研发与产业平台建设,加快推动光电子集成芯片产业化。2019年8月,该平台完成了中期验收,全面启动了后期的研究工作。

  扎扎实实开展基础研究 

  枝头上的创新硕果需要粗壮的树干和庞大的根系作支撑,这“树干”和“根系”就是基础研究。

  1月8日,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吉拉在瞬态光学与光子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进行激光光镊的研究。2019年12月,她告别家乡,来到西安,加入西安光机所姚保利研究员领衔的超分辨光学成像创新团队,从事博士后研究。

  吉拉告诉记者,博士毕业后,自己本可以去欧洲或者美国大学的团队。在查阅论文的时候,她发现姚保利团队发表了很多重量级的成果,处于这一领域的国际前沿。“所以我选择了中国,选择了这里!”

  姚保利团队是西安光机所从事基础研究的科研团队之一,专注于新型光学成像理论方法的研究。“通俗地说,我们这个团队主要解决微小物体‘看得更清’的难题。目前,我们成像技术的分辨率达到100纳米,可实现细胞中线粒体等极微小物质的三维成像。”姚保利介绍。

  2015年,团队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光片显微成像系统”的课题。记者采访当日,恰逢有关专家在组织课题验收。“这几年,我们明显能感觉到鼓励基础研究的氛围更浓了、仪器设备更先进了、国际交流与合作更频繁了。从事基础科学研究的科技工作者干劲也更足了!”姚保利说。

  “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根基。我们围绕关键核心技术,扎扎实实开展基础研究,加大对基础科研的支持。”西安光机所党委书记马彩文介绍,2019年,西安光机所仅基础科研的人员支持经费就达到1000多万元。

  根植于扎实的基础研究,西安光机所更多的科研成果挂满枝头——

  2018年5月,系列高性能条纹相机研制成功,我国由此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自主掌握其研制能力的国家,为大科学工程、前沿学科研究提供了核心技术与先进手段。

  2019年1月,月基全景相机让全世界人看到鲜艳的五星红旗在月球背面闪耀。

  2019年12月,某关键核心元器件随实践二十号卫星成功飞天,将在我国深空探测中发挥作用。

 

  原链接:点击前往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