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07【中国网】避免科研人员创业“死亡谷”,“西光模式”创新产业孵化路

  11月5日,记者随中科院科学传播局“弘光专项 科技助力先进制造”记者团一行走访中科院西安光机所。图为中科微精工作人员讲解产品。王振红摄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讯 (记者 王振红)目前,中国的科研投入位居世界前列,2019年全国投入研究和试验发展(R&D)的经费约2.21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2.5%,连续4年实现两位数增长,投入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位;投入强度(R&D经费与GDP之比)为2.23%,比上年提高0.09个百分点,已超过2018年欧盟15国平均水平,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差距逐年缩小。但是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仍有待提高。“未来30年,科技创新是中国发展的主旋律。”中科院西安光机所博士、中科创星创始合伙人米磊表示。

  中国到目前为止,科研的主力军还是科研院所和高校。在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是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合作范式。所以打通科研院所和企业之间的连接,才可以有效提升科技创新驱动效力。

  创新 突破 

  “中科院西安光机所将科研与产业有机结合,走出了一条‘人才+技术+金融+市场’四位一体融合发展的创新产业之路。”西安光机所副所长谢小平介绍说,西安光机所立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率先开展光子制造技术研究,实现光子制造技术及装备0到1的突破。西安光机所依托2011年国家科技部重大仪器专项及2014年院装备项目,研制出工业化飞秒激光器和空间光调制器,并在西光模式的支持下,于2014至2017年孵化出中科微星、北京卓镭和杭州奥创3家硬科技产业化公司,专注于飞秒激光器及空间光调制器的产业化推广。2015年成立产业化公司中科微精,致力于激光高端制造装备的产业化。

  西安光机所联合中科微精相继共同承担了中科院弘光专项和STS项目,其中牵头负责的“航空航天发动机极端精细制造装备”项目于2017年成功入选中科院弘光专项项目,并已圆满完成第一阶段任务,转入第二阶段加速成果产业化。中科微精董事长/总经理杨小君介绍说,在弘光专项中,西安光机所着力突破工程化技术,中科微精专注于飞秒激光高端装备的研制与生产。“中科微精现已成为国内光子制造高端装备的先导者,连续5年实现营业收入近100%增长。”杨小君对未来的发展信心满满。

  孵化 护航 

  截止目前,光子制造方向已孵化6家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势头迅猛,累计产生直接经济效益超20亿元,间接经济效益超百亿元,初步形成上下游产业链。杨小君表示,“光子制造产业取得的一系列成果,得益于西光所模式‘拆除围墙、开放办所’的先进科技成果转化理念和‘研究机构+天使投资+创业平台+孵化服务 ’的创新生态体系,鼓励科研人员走出围墙,去和市场结合,去和社会结合,去创业,推行人才双跨机制,最大限度释放科研人员的创新创业活力,并给予创业者培训、场地及资金投入等方面全方位的支持,真正消除科研人员后顾之忧,充分投身至科技成果转化中,促进科技成果加速转化为生产力。”他认为,“西光模式为光子制造产业孵化的发展提供了巨大保障,没有西光模式就没有光子制造产业的萌生与发展”。

  杨小君提到的“研究机构+天使投资+创业平台+孵化服务”特色鲜明的生态网络体系是中科创星围绕西安光机所构建的,正在帮助越来越多科研成果从“书架”走向“货架”。米磊介绍说,中科创星于2013年发起成立国内第一支专门针对硬科技的天使投资基金,目前已先后投资孵化了306家硬科技企业,投资中科院项目88个,基金规模53亿元。投资领域覆盖光电芯片及光学领域、人工智能及信息技术、生物医疗、先进制造、商业航天等,已形成光电芯片、航空航天、人工智能等产业集群。中科创星成立七年多来,深耕硬科技领域投资,通过股权投资和孵化服务,提供资金支持和管理指导,形成了“人才聚集-资金投入-企业规模化发展-反哺科研”的闭环,解决了初创企业缺乏启动资金、无法迈出创业的“第一公里”和科技成果因缺乏转化平台而很难快速转化为产品并走完“最后一公里”的创业瓶颈,为科技创业者保驾护航。

  模式 推广 

  中科院西安光机所通过“拆除围墙、开放办所、专业孵化、创业生态”的创新发展模式,让在光电芯片、人工智能、航空航天、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智能制造等领域中拥有高精尖原创技术的科研人员告别“冷板凳”,拼出“热产业”。

  在得知杨小君团队有创业意愿的第一时间,西科天使第一时间投入了500万元天使资金,鼓舞了团队的创业士气、坚定了创业决心;时隔一年后,又再度加注,追投金额超过千万,避免中科微精走进科研人员创业“死亡谷”;在中科微精后续的几轮融资中,中科创星也一直帮助企业寻找优质投资人,解决企业融资问题。科技+服务的创新模式,为像杨小君团队这样的科研人员创业者提供多种创业服务,目前中科微精的高管几乎都参加过中科创星特色的定制化课程“硬科技创业培训营”。

  谢小平强调,“就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模式而言,没有一种模式能包打天下,根据环境、技术特点、周边及上下游发展情况,决定了一个模式在特定条件下适用。西安光机所的理念和做法被称为‘西光模式’,在陕西省和科技部进行推广。但是‘西光模式’最主要适用于以硬科技技术为核心的转化的前端。”硬科技有几个显著的特点,一是基础平台高,二是风险大、周期相对较长,三是产品和市场高速迭代。“每个高校和研究院所都有自己的特点,要选择适合自己的模式进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谢小平表示。

11月5日,记者随中科院科学传播局“弘光专项 科技助力先进制造”走访中科院西安光机所。图为中科微精车间。王振红摄

11月5日,记者随中科院科学传播局“弘光专项 科技助力先进制造”走访中科院西安光机所。图为中科微精车间。王振红摄

 

原链接:点击前往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