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09【中华儿女】中国光子制造高端装备的先导者

  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技术壁垒高、带动能力强,易于形成产业集群,可显著提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核心竞争力,因此,高端装备产业成为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必争之地。世界各国都将发展高端装备产业核心技术提升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层面,先后出台各类相关辅助政策措施,激励本国制造产业的换代升级,以谋求在新一轮产业革命角逐中占据有利地位,确保其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占有一席之地。

  在国家一系列政策中,光子制造技术被列为重点发展方向。作为国内光子制造高端装备的先导者,中科院西安光机所所立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率先开展光子制造技术研究,在核心部件及装备集成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和突出成果,并在中科院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机制改革的引领下,将科研与产业有机结合,走出了一条“人才+技术+金融+市场”四位一体融合发展的创新产业之路,实现光子制造技术及装备0到1的突破。

五轴光子智能制造装备

  2014年,针对航空发动机叶片、火焰筒气膜孔精密加工行业难题,国内率先研制出适用于发动机叶片等小型零件的五轴飞秒激光微孔加工工程样机和适用于发动机火焰筒等大型零件的六轴皮秒激光群孔加工工程样机,并成功在中国航发某主机厂应用验证。“基于前期的成果,2015年3月成立产业化公司西安中科微精光子制造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激光高端制造装备的产业化。”中科院西安光机所副所长谢小平说。

  2016年,中科院设立弘光专项,主要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聚焦已取得突破并具有相当引领带动作用的重大战略技术与产品。西安光机所联合中科微精相继共同承担了弘光专项和科技服务网络计划(STS计划),其中牵头负责的“航空航天发动机极端精细制造装备”项目于2017年成功入选中科院弘光专项项目。

  项目针对航空航天领域新一代叶片研制的高效超精细制造要求及待解决的制造瓶颈,在模块化、标准化、可靠性、稳定性改进设计的基础上,通过提升超快激光器及超快激光微加工装备性能,率先研制出三轴至七轴系列化飞秒激光高端精密制造装备,建成核心部件及系列装备中试生产线5条,成功推广应用于航发集团、航天科工集团、立讯等70余家行业代表单位,解决了在研发动机三维构件复杂微结构精密制造“卡脖子”难题,推动我国发动机自主研制进程。

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气膜孔自动化加工示范线

  “我们依托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建成国内首条涡轮叶片气膜孔光子自动化加工示范线,实现了自适应(智能化)飞秒激光极端制造,加速将该技术与装备拓展至民用领域,为航空、航天及电子等领域复杂构件超精细冷加工提供全方位解决方案。”中科微精董事长总经理杨小君表示,“我们专注于飞秒激光高端装备的研制与生产。连续5年实现营业收入近100%增长,目前已启动科创板上市计划,截止目前,西安光机所在光子制造方向已孵化6家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势头迅猛。光子制造产业取得的一些列成果,首先得益于西光模式“拆除围墙、开放办所”的先进科技成果转化理念和“研究机构+天使投资+创业平台+孵化服务”的创新生态体系,鼓励科研人员走出围墙,去和市场结合,去和社会结合去创业,推行人才双跨机制,最大限度释放科研人员的创新创业活力,并给予创业者培训、场地及资金投入等方面全方位的支持,真正消除科研人员后顾之忧,充分投身至科技成果转化中,促进科技成果加速转化为生产力。

  以中科微精的成立和发展历程为例,作为西安光机所科研单元光子制造中心的自有技术,走向成果转化的第一步是要解决“人”和“钱”的问题。所里秉持“开放办所”的创新理念,允许光子制造中心团队近10人“双跨”创业,一面保留所里的岗位编制和劳务关系,一面担任公司的核心骨干,真正实现人员流动,对中科微精后续发展起到决定性作用;中科创星作为专业的硬科技投资孵化平台,在得知团队有创业意愿的第一时间投入500万元天使资金,不仅鼓舞了杨小君团队的创业士气坚定了创业决心,更避免中科微精走进科研人员创业“死亡谷”,在中科微精后续的几轮融资中,中科创星也一直帮助企业寻找优质投资人,解决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就像谢小平说的,“西安光机所的创业生态体系给予了科技企业培育和生长的肥沃土壤。”

  未来,西安光机所光子制造产业将继续在中国科学院的统筹下,聚焦国家重大战略工程和国民经济主战场精密制造“卡脖子”难题,采取“补短板、拓前沿”的发展策略,与地方政府共同筹建中科院光子制造工程实验室,全面打通科研与产业桥梁,构建光子硬科技产业加速器,成为光子制造产业孵化的发动机。(图片由中科院西安光机所提供)  

 

原链接:点击前往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