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3月1日下午4时13分10秒,我国嫦娥一号卫星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科技人员的精确控制下成功撞击月球,并准确落于月球东经52.36度、南纬1.50度的预定撞击点,实现了预期目标,为中国探月一期工程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在卫星撞月过程中,由我所研制的CCD立体相机在圆满完成其历史使命的最后一刻,实时传回这一过程的清晰图像。
嫦娥一号卫星于2007年10月24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11月7日进入200公里的环月工作轨道,至2008年10月已成功在轨运行一年,卫星在完成预定探测任务后其状态仍然十分良好。为了充分利用嫦娥一号卫星在轨的宝贵资源,为后续任务开展有关验证试验,积累数据和经验,探月工程领导小组决定按照“轨道从高到低,风险从小到大”的原则,应用嫦娥一号卫星开展了卫星平台有关技术试验和卫星变轨能力、轨道测定能力的10余项验证试验。验证试验从2008年11月8日开始按预定计划顺利实施,卫星轨道由200公里圆轨道降到100公里圆轨道,继而降到远月点100公里、近月点15公里的椭圆轨道,再升回到100公里圆轨道,同时,开展卫星部分系统的技术试验和可靠性试验,取得了一批有价值的技术试验数据,为探月工程二期积累了技术和宝贵的工程经验。
根据我国探月工程总体规划,探月二期将实现软着陆,其技术跨度大,为了在落月过程控制和轨道测定方面积累经验,减少后续工程风险,探月工程指挥部决定在嫦娥一号卫星寿命末期,控制卫星进行撞月科学试验。对此,我国探月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院士指出“撞击月球是国际航天领域结束月球探测器‘使命’普遍采用的方式。因为,与其让探月航天器在燃料耗尽而坠落月球,还不如选择撞击月球的方式,多少也能为人类了解月球增加一些资料积累。”
嫦娥一号卫星在轨运行一年中,共传回1.37TB的有效科学探测数据,实现了我国探月一期工程的四大目标,即绘制月球0°到南北纬70°的全月球影像图;测定月球表面多种元素分布及测定其中的矿物;研究月球表面内层土壤的薄厚分布;探测月球环境,了解月球表面以及空间的数据。
除了上述预定四大任务,我所研制的CCD立体相机还超额完成并取得月球南北纬70°到90°的月面图,使我国发布的首幅全月图成为目前世界上已公布的最完整的一张全月球影像图。(综合处提供)
嫦娥一号卫星于2007年10月24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11月7日进入200公里的环月工作轨道,至2008年10月已成功在轨运行一年,卫星在完成预定探测任务后其状态仍然十分良好。为了充分利用嫦娥一号卫星在轨的宝贵资源,为后续任务开展有关验证试验,积累数据和经验,探月工程领导小组决定按照“轨道从高到低,风险从小到大”的原则,应用嫦娥一号卫星开展了卫星平台有关技术试验和卫星变轨能力、轨道测定能力的10余项验证试验。验证试验从2008年11月8日开始按预定计划顺利实施,卫星轨道由200公里圆轨道降到100公里圆轨道,继而降到远月点100公里、近月点15公里的椭圆轨道,再升回到100公里圆轨道,同时,开展卫星部分系统的技术试验和可靠性试验,取得了一批有价值的技术试验数据,为探月工程二期积累了技术和宝贵的工程经验。
根据我国探月工程总体规划,探月二期将实现软着陆,其技术跨度大,为了在落月过程控制和轨道测定方面积累经验,减少后续工程风险,探月工程指挥部决定在嫦娥一号卫星寿命末期,控制卫星进行撞月科学试验。对此,我国探月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院士指出“撞击月球是国际航天领域结束月球探测器‘使命’普遍采用的方式。因为,与其让探月航天器在燃料耗尽而坠落月球,还不如选择撞击月球的方式,多少也能为人类了解月球增加一些资料积累。”
嫦娥一号卫星在轨运行一年中,共传回1.37TB的有效科学探测数据,实现了我国探月一期工程的四大目标,即绘制月球0°到南北纬70°的全月球影像图;测定月球表面多种元素分布及测定其中的矿物;研究月球表面内层土壤的薄厚分布;探测月球环境,了解月球表面以及空间的数据。
除了上述预定四大任务,我所研制的CCD立体相机还超额完成并取得月球南北纬70°到90°的月面图,使我国发布的首幅全月图成为目前世界上已公布的最完整的一张全月球影像图。(综合处提供)
嫦娥一号卫星撞月过程三维模拟图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