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1年农历新春佳节即将到来之际,为了进一步弘扬和传播中华民族的年俗文化,西安光机所老年厨艺协会于1月15日特地组织举办了年俗美食项目“馓子”的厨艺展示教学活动。此次活动旨在给老同志们年节餐桌增加更多传统美食,旨在通过美食制作实践增进对中华饮食文化的认同感,提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根据近期地方政府和研究所有关疫情防控工作要求,本次活动没有邀请现场观众,改以网络方式播出,厨艺活动全程以现场视频录像和图片形式在线上发布。承担此次美食教学活动的大厨是原国家特级面点师郭巧绒女士,西安光机所老年厨艺协会汪林、葛东林和申广元三位会长共同主持活动。
馓子是一种香脆美味的油炸食品,在我国已有几千年的制作历史,春秋战国时期,寒食节禁火时食用的“寒具”即为馓子。北宋著名文学家苏东坡曾作《馓子》诗云:“纤手搓来玉色匀,碧油煎出嫩黄深。夜来春睡知轻重,压扁佳人缠臂金”。明代药物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馓子:“以糯粉和面,入少盐,索索扭捻成钏之形,油煎食之”。当今馓子这一传统美食已遍布我国大江南北,不仅品种繁多,而且风味各异,其中北方馓子以麦面为主料,而南方馓子多以米面为主料,在我国许多少数民族地区如维吾尔族、东乡族、纳西族以及宁夏回族等地区馓子更是作为民族特色美食十分有名。馓子不仅好吃寓意也很深,红红火火就是馓子的象征,此外馓子形状还极像古代文人手中的折扇,故取谐音叫馓子(扇子),也让这一美食粘上了丝丝文人气息。在我国北方地区馓子不仅仅作为一种小吃,更是作为一道重要的年俗美食,成为春节期间家中待客和走亲戚的主要面食礼品。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的水平得到极大提升,但受中国传统年俗文化的熏陶,依然会有许多家庭在每年过年前会自己动手炸制一盆盆的馓子或麻叶,这也许成为许多老一辈人对年节文化内涵的固守与回忆。
馓子虽作为一种小吃,但烹制的技法十分讲究,从和面到醒发到炸制每一个环节都与成品的最终成败有着密切的关系,郭巧绒大厨在馓子的制作过程中详细介绍了每一步骤的操作要领和注意事项:第一步和面要按照比例加入适量的食用油、盐、蛋液、花椒水、黑芝麻,揉成类似饺子面软硬的面团;第二步醒发是整个制作过程耗时最长的阶段,面团经过数次揉搓数次醒发,食材的形状也从面团状到短棍状再到长条状,随后将其整齐码入盆中用油浸泡进行最后一次醒发;第三步炸制也是一个十分关键的环节,馓子的半成品不仅要拉的细而且要粗细均匀,进入油锅后要随时调整火候并适时用筷子扭转馓子的形态,才能保证馓子火色匀卖相好。
经过大厨的精心烹制,一束束形状美观、色泽金黄的馓子出锅了,虽然油锅较小做不成大馓子,但馓条纤细、外形整端、香味纯正的小馓子依旧惹人喜爱,大家忍不住纷纷争先进行品尝,那种酥脆爽口、唇齿留香的感觉让人不由得喊出“太好吃了”。这次厨艺展示作为一次线上的美食教学课程,随着美食制作现场每一道工序录像在线上播放,我们相信此次活动一定会对热爱厨艺的老同志们学习制作美食“馓子”会有所启发,有所指导,有所帮助,同时,我们相信,通过对美食馓子久远历史文化的介绍和宣传,中国传统年俗文化的内涵必定会给大家留下更深的印记。(老年厨艺协会 供稿)